平凉:强化专项整治 推动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工作走深走实
$ \/ p9 t/ m- s l8 s; E _
今年以来,按照省应急厅露天矿山边坡管理专项检查、矿山安全生产综合整治、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安全生产大起底大排查等专项行动部署,平凉市坚持把开展非煤矿山各类专项行动作为解决突出问题、防范化解行业重大安全风险、遏制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举措,严格落实安全监管责任,强化安全监管执法,牢牢守住安全底线,非煤矿山领域安全生产平稳有序。具体体现在四个“走深走实”: 一是在压紧压实责任链条上走深走实。以非煤矿山安全监管责任落实为抓手,牢固树立红线意识、忧患意识和底线思维,按照分级分类监管原则,严格履行属地监管责任,持续开展非煤矿山安全督查检查,倒逼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对照年度矿山安全监管工作要点,逐项分解,建立工作任务清单,定期调度落实情况,压实一级抓一级的责任链条。明确非煤地下矿山、尾矿库日常监管主体、风险等级以及联系包保责任人,督促各类责任人认真履行职责,抓好措施落实。 二是在排查整治风险隐患上走深走实。按照矿山综合整治工作要求,紧盯基建矿、整改矿、正产生产矿、停产停建矿、尾矿库等各类矿山企业,督促全方位开展自查,形成安全风险和问题隐患“两个清单”,建立问题隐患动态整改长效机制。加大市县督查检查力度,严查非煤地下矿山通风、动火作业、提升运输、采空区治理、水害防治,露天矿山爆破、边坡安全管理等关键环节,以及尾矿库排洪系统质量检测、外包工程管理、实际控制人履职等主要问题。对查出的问题隐患,督促企业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措施、对标对表及时整改,实现隐患动态清零。截至8月,共检查非煤企业52矿(次),下达执法文书52份,累计整改问题隐患391条,注销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1户,停产整顿1户。 三是在本质安全体系建设上走深走实。严格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把牢安全准入关,所有安全设施设计均按要求组织不少于5名相关专业的专家严格审查,防止出现“带病入门、先天不足”的情况,从源头上保障了安全。结合安全模范班组建设年活动,对照标准化等级标准,深入开展岗位达标、专业达标,强力推进安全标准化提档升级。制定《平凉市非煤矿山“电子封条”建设实施方案》,除省应急厅要求8月底完成建设安装的3户企业外,增加了崆峒区6户非煤矿山按期安装,实现监管部门与企业远程“可视可听可见”,进一步规范企业安全生产行为,有效提升非煤矿山标准化、信息化、机械化、智能化水平。 四是在监测预警应急准备上走深走实。督促各非煤露天矿山开展边坡日常监测和巡查,定期开展边坡稳定性分析评估,发现边坡变形、滑坡征兆,及时采取措施治理边坡。督促各非煤矿山企业完善汛期应急救援预案,配齐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和物资,认真组织开展应急救援演练,锻炼和提高关键岗位人员和一线作业人员应对突发情况的自救互救能力。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加强与气象、水务、自然资源等部门信息共享,及时发送预警预报信息,落实矿山主要负责人“叫应”制度,确保预警信息准确到人、重大险情紧急撤人。 转载自甘肃省应急管理厅,如有侵权联系即删除!
T5 U* u1 O% o& 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