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探索建立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监管机制 0 w3 y% u9 @5 p( N8 F
近年来,面对东部化工向中西部转移的机遇,宜昌市应急管理局坚持靠前服务、提前介入,从项目入园评审到竣工验收,做到源头管控从严把关、重点环节从严监管,不断探索监管方法、创新监管手段,不断提升危化品安全管理能力。全市危化领域连续65个月未发生较大及以上事故,安全生产形势稳定,为化工产业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安全保障。 严把安全准入,源头把关严控风险。项目立项前,提前介入项目招商、入园、选址等环节,对引入企业从多方面进行源头把关。组织考察团队到企业原址,深入了解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并向当地应急管理部门了解企业此前安全生产情况。落实联合安全风险防控机制,对项目落地的产业政策、工艺技术、周边影响、人员储备等方面风险提供决策咨询服务,协同把关项目落地的各项安全条件。对安全风险过高、生产剧毒化学品的企业,一律一票否决,防控化工产业转移项目安全风险。 严把审查关口,防控重大安全风险。督促企业严格落实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制度,在项目安全条件审查时将多米诺分析、反应风险评估等作为必审项。积极推广先进技术和装备,鼓励引导涉及危险化工工艺的新建企业采用微通道反应器、管式反应器替代釜式反应,提升生产装置的本质安全水平。落实“一个窗口进出、前端后端协作、审批执法结合”的运行机制,审批管服务,监管管专业、执法管违法,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提高审批质效。 严把责任压实,推动安全提升全覆盖。不断提高监管标准,倒逼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每年安排300万元专项资金,聘请国内一流的第三方安全服务机构,安排专家团队开展专项指导帮扶,系统性排查危化品领域安全风险,帮助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健康落地投产。严格管控关键环节安全生产工作,全程参与指导企业试生产、竣工验收、开停车等。在全省率先推行建设项目开车前试生产安全审查(PSSR),组建专家小组,逐项审查论证,审查报告经监管部门批准后方可投料进行试生产。开车期间企业主要负责人、应急管理部门负责人一律驻现场指挥,一律按实战标准落实应急救援准备,有力防控新建化工装置开车安全风险。 * T; o5 h" I4 {6 T
转载自湖北省应急管理厅,如有侵权联系即删除!
9 \, u5 \9 G# S4 i4 @4 D. _
2 q- D" D- n% H' 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