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故档案
发生日期: |
2023-10-17 |
发生地点: |
衡南县衡阳百赛化工实业有限公司 |
涉及物料: |
亚硫酸钠,高锰酸钾 |
化学反应: |
亚硫酸钠,高锰酸钾反应 |
事故类型: |
火灾 |
工艺环节: |
物料存放 |
人员伤亡: |
无人伤亡 |
财产损失: |
直接经济损失约166.5 万元 |
环境污染: |
- |
调查报告: |
有 |
现场图片: |
无 |
现场视频: |
无 |
一、事故经过5 G: e( F4 W" A, U# ~: P) U6 c
2023 年 9 月底(大约 9 月 28 日),因百赛公司所属另一处老厂区面临整体拆除,公司股东王平生组织员工前往老厂区,将原分开存放多年的两种化工原料,用微型小货车运送至七水硫酸锌车间内空置处,并混合堆放在一起。经查证,两种化工原料分别为 25 公斤装亚硫酸钠 20 余包,50 公斤装高锰酸钾 2 包,两种物质相互接触,逐渐吸潮后发生化学反应。
) t5 W& m& ] o, G& b 10 月 17 日 17 时 30 分前,七水硫酸锌车间两名当班工人离开车间前往食堂就餐,离开前车间未发现异常情况。17 时 45 分,工人李彬彬前往电工房附近存放工具,路过该车间北侧大门,未发现火光和异常情况。+ ~/ C: V+ s# }. B: i
17 时 47 分许,李某放下工具原路返回经过七水硫酸锌车间,发现车间一楼中部靠西南侧位置冒出火光,刚拿出手机准备拨打电话报告情况,突然发生爆炸(监控显示爆炸时间为! L0 v+ k' ~1 z
17 时 47 分 16秒),随后引发火灾,李某左手手背被轻微刮擦,浓烟罩住了视野,其急忙到相邻的锅炉房避险,几分钟后自行走出现场。
, Y) O- f& I% C* H9 J9 c 17 时 48 分许,百赛公司总工聂玉听到爆炸声后立即前往七水硫酸锌车间查看情况,发现明火主要集中在车间中部。; B: Y" u* ?) M, J6 ~
10 月 17 日 17 时 50 分,百赛公司分别报 119 和当地政府。
& R+ i% z. ~& G, B 17 时 51 分,松江镇应急办主任谢子豪电话向县应急管理局报告企业事故情况。4 Y, X- e0 V+ Q: M
17 时 55 分,县应急管理局指挥中心莫辉俊向市应急管理局指挥中心报告企业事故情况。7 D9 k5 b p2 h+ O
+ T; t" s3 U3 c- U; ]. h) ~
* Q3 p1 d" T5 r& u& Y, f" v二、应急处置情况
- u$ o3 ^! o( N8 _- ?' }2 v 接到事故报告后,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于新凡,市政府副秘书长罗名志,市应急管理局局长蒋小利、市消防救援支队支队长黄立军、衡南县委书记胡果雄和县长许达等领导迅速赶到现场指挥灭火救援工作。& m. ^0 _: z* t* z8 _2 i, G+ j
消防部门接到报警后,第一时间调集全市共 32 台消防车、199名消防指战员参与火灾扑救。衡南县应急、公安、消防、环保、城管、水利、卫健等部门及松江镇迅速组织救援力量赶到现场参与救援处置。. E; H$ W. e) h2 l4 `
事故发生后,各救援力量相继抵达现场。衡阳市应急局调遣化工专家参与救援指导,灭火救援力量以消防为主,公安、城管负责维护外围秩序,120 急救车负责救援待命,环保监测队伍负责环境数据监测。8 }$ g7 z# F. a+ B- _. I0 \: `) S$ f" I
18 时 25 分许,首批消防救援力量衡南县云集消防站到达现场,并设置水枪阵地防止火势向周边车间蔓延。0 p0 I. A) _0 i0 ^7 x8 ^) Q
18 时 45 分许,市消防救援支队全勤指挥部及增援力量相继赶到现场全面展开火灾扑救工作。
% v3 J( y+ j; p8 n9 ~ 23 时 50 分许,起火车间一楼火势得到有效控制,负一层导热油罐因位于最里侧角落,灭火药剂难以覆盖到,油罐火势稳定燃烧。
( O3 z0 H5 k' J$ l2 O$ O 10 月 18 日 5 时 30 分许,除一个导热油油罐处于稳定燃烧外,其余火势全部扑灭。现场指挥部对油罐区采取冷却降温措施,救援人员处于警戒安全范围外,防止发生爆炸等次生灾害事故。6 ?* F: F1 [6 f9 X. m
10 月 18 日 11 时 05 分许,现场火势被完全扑灭,救援力量逐步撤离。
4 g2 W4 f8 n/ k. \; z9 l# S0 {( `4 d/ C
三、事故原因
9 p- C* E1 H6 c7 E# E' u! C (一)直接原因
5 D; ]' M) @# Y s3 ~, S2 q+ k7 Y 该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百赛公司违规将两种禁忌混存的化学物品(强还原剂-亚硫酸钠、强氧化剂-高锰酸钾)混合堆放在七水硫酸锌车间(造粒车间),吸潮发生化学反应进而造成爆炸并引发火灾。
7 @, \+ E9 e* r; J& _% x (二)间接原因2 y3 R0 E% q6 V' E
1.生产车间违规存放大量易燃可燃物体。百赛公司七水硫酸锌车间作为丁类厂房,违规存储 20 余吨导热油、清洗导热油管道用的 2 吨煤油等可燃液体和大量包装用编织袋,严重加大了火灾荷载。
4 i/ M! [# n! y. m 2.企业安全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百赛公司股东王平生将高锰酸钾和亚硫酸钠运送进厂,公司未进行查验,无出入库记录,负责企业安全的各岗位成员无人知晓情况,存放于丁类车间近 20 天之久,在此期间,公司未通过安全检查发现违规堆放的化学物品。: r; N. T6 i$ y6 S t0 P. F% I. [, j
3.企业化工专业技术人才配备不足。百赛公司作为一家化工类企业,生产线的原材料有双氧水、锌粉、硫酸等危险化学品,但公司的一百余名员工中,仅有总工聂某、总经理段某以及少数化验师所学专业为化工类专业,其他员工对于化学物品的危险性认知不足,如七水硫酸锌车间的当班工人,文化程度均为高中以下,股东王平生本人小学未毕业。! Q' r! M4 R3 Q8 L& a' V
4.政府部门安全监管不到位。企业安全教育培训针对性不强、管理人员安全意识淡薄、隐患排查流于形式、擅自改变车间用途、车间与仓库合用、应急演练针对性不强、消防设备设施配制不齐全等问题和不足显而易见且长期存在,县集中化解房地产办证信访突出问题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县遗留办)、住建局、科工信局、应急局、消防救援大队和松江镇等政府部门在监管过程中,普遍存在许可验收把关不严、执法检查不细不全面等问题。
% B; W4 Q8 S* _. t; \# W+ K" p4 }% ]5 |7 `& D
- w" w; G( c$ }$ N5 u1 K
5 O T! Z5 B. j# x6 }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