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故信息
发生日期: |
2024-08-09 |
发生地点: |
利比里亚籍集装箱船“M”轮02贝位 |
涉及物料: |
TBPB |
化学反应: |
TBPB受热自分解 |
事故类型: |
火灾、爆炸 |
工艺环节: |
海运 |
人员伤亡: |
无人伤亡 |
财产损失: |
9000万元 |
环境污染: |
- |
调查报告: |
有 |
现场图片: |
无 |
现场视频: |
无 |
本帖最后由 Kim 于 2025-4-16 09:32 编辑 一、事故经过
8 \% T! S; F' j$ K% Z 事故经过主要根据询问笔录、船舶AIS轨迹、现场码头CCTV录像及相关人员陈述整理。
0 E+ ?( c7 B$ W8 }1 n. g 2024年8月7日0050时左右,“M”轮装载4113TEU,从上港集团ZD分公司3#泊位开航,驶往宁波北仑。 m3 G! H! W, k' v3 l' ^/ J
8月9日0312时左右,该轮靠妥宁波北仑第二集装箱码头分公司2#泊位。
- E; d* g/ {. `) [. D. X0 J 1330时左右,值班水手周某在船首巡检时闻到异常刺激性气味。( E6 `8 Y$ _8 Z+ N9 x$ T
1331时左右,值班水手发现02贝位涉事集装箱(箱号:MWCU6639680,装载位置:020982)轻微冒白烟,箱门下方有透明偏微黄液体泄漏,伴有白色烟雾冒出,并听到“嘶嘶”的响声。液体泄漏。* y% p) ], W- K; O% M
1333时左右,值班水手通过高频向二副和大副报告情况,接到报告后二副前往现场核查。 t# b8 f4 T9 y4 }. O) O8 G$ U3 U
1337时左右,涉事集装箱冒出的白色烟雾量不断增大,大副遂通知在船首的二副和水手撤离,船长在驾驶台启动火警报警,全船播报至甲板办公室附近集合点集合。
% Q! v! @( q8 l1 [: \ 1338时12秒,现场码头CCTV显示涉事集装箱箱门方向可见少量烟雾。少量白色烟雾从涉事集装箱压缩机排风扇处溢出。
8 k) @; B$ ?0 C) j8 J 1338时30秒,白色烟雾喷发速度加快,右舷船首被烟雾笼罩,少量烟雾
9 }0 b# _2 b+ c9 Q, V& P 1339时00秒,大量烟雾喷发至船首上空,涉事集装箱压缩机排风扇处溢出的白色烟雾增多。% C+ F0 L2 P, S! j) H3 ] y* c
1339时20秒,大量白色烟雾喷发至空气中,笼罩船首右舷。
) [- v) K2 r" {% }0 U 1339时20秒至1346时29秒,白色夹杂淡黄色烟雾持续大量喷发,覆盖整个船首位置。
8 S% U' b& C2 T) M 1346时30秒,涉事集装箱爆炸燃烧,造成该集装箱及周边3个集装箱(箱号:SEGU9098453、TGBU6448277、HDMU6698375)解体;2个集装箱(箱号:SEGU9145703、YMMU6544478)坠落在码头和滩涂;4个集装箱(箱号:HLBU9673964、HLBU9400661、HAMU2142020、TCNU2319688)落海。部分相邻。
. S, W8 A+ x% j# r) |. ` 1348时左右,船长要求所有人撤离至尾甲板。# K7 d& W5 N2 S
1354时左右,船上20名船员全部撤离上岸。十一、应急处置情况2 d, b/ Z' A+ M7 x; a) {
8月9日1350时左右,宁波市海上搜救中心接报,北仑第二集装箱码头分公司2#泊位的利比里亚籍“M”轮船上装载的过境危险货物集装箱发生爆炸起火,接报后,第一时间启动《宁波市海—20—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立即报告浙江省海上搜救中心,省海上搜救中心接报后,根据省级预案要求启动应急响应。 + Y) Z/ x' R3 v# B; m9 V' s% B
, j/ ]# v+ E9 b/ L2 ~7 S
二、救援处置情况5 C1 W) ?" T2 I H/ z! E1 S
事故发生后交通运输部、浙江省、宁波市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并对搜救工作作出重要批示,两级搜救中心迅速贯彻落实上级领导批示精神,开展救助指挥工作。省、市两级海上搜救中心主任全程跟踪指挥,省、市两级海上搜救中心常务副主任、副主任第一时间分别到省、市搜救中心值班室指挥救助行动,协调多方力量,迅速组织开展现场处置工作:一是通过VTS对北仑港区大黄蟒至北仑山码头前沿水域实施水上交通管制,暂停船舶靠离泊作业和涉危作业,航经船舶远离该水域,严防次生事故发生。二是组织船员、船上码头工作人员、码头集卡车辆和桥吊及附近船舶等进行撤离。三是紧急协调相关单位和人员,快速确定相关位置各类货物品名、数量、性质和积载情况,形成货物实际装载情况图,为现场灭火方式和材料选择提供科学依据。四是组织海事、消防、港口、生态环境、船检等多部门、多领域专家建立应急处置专家组,在码头现场全程指导应急处置,推动消防灭火、船舶排水等工作有序开展。五是协调11艘消防拖轮、1艘专业救助船“东海救102”、1艘化学品专业应急船“中化应急”和56辆消防车等力量按照“海陆协同,饱和喷射,降温灭火”的模式进行协同灭火。六是协调船艇实施现场警戒,指派污染防备船艇,布放海上围油栏进行围控。七是协调生态环境部门对现场空气质量和水体质量开展实时检测,预防次生危害。八是调动无人机对箱体火源查找、船体受损核实、现场消防辅助等方面全天候监测。
/ N4 j- K) r8 P: ?2 N. O 经救助,10日0630时,“M”轮船上明火基本扑灭,现场应急处置力量继续对冒烟集装箱喷淋降温,防止复燃。10日1840时,消防员上船探测火情;2100时,现场火情基本稳定,少量余火箱内燃烧。8月11日1200时,两个过火集装箱从船上吊离上岸,对船上最后一个燃烧集装箱进行破舱作业,往集装箱内喷射泡沫。8月11日1700时,消防员上船检测发现箱体温度与外温一致,无异常高温点。根据《海上搜救行动终(中)止专家评估办法(试行)》等相关规定,“M”轮一过境危险货物集装箱爆炸燃烧险情处置行动结束。整个应急处置过程中,未造成人员伤亡,水上交通运输安全有序,未发生次生灾害。
/ w; R- G8 l5 `+ b# ]8 P3 `0 S 期间,累计协调4艘海巡船艇(“海巡22”“海巡07105”“海巡07128”“海巡07132”)、1艘专业救助船“东海救102”、1艘化学品专业应急船“中化应急”、11艘消防拖轮、8艘污染应急船艇、10艘其他应急船艇、56辆消防车和4架无人机现场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1 t+ Y2 Q: t+ L& P
8 w8 Y# [& z& a# [6 G三、事故原因( j2 c; x& {" Z1 G: q# u3 o
本起事故中涉事货物、货物包装罐、装货冷藏集装箱全部灭失,调查组从整个事故链条,围绕事故因素对本起事故原因进行& M% Q9 h2 T0 _4 K5 u4 g _1 T
分析,情况如下:" `8 i. t8 ]. } M2 L
1.船舶因素。“M”轮船舶适航、适装,船员适任,船员值班期间按要求开展了巡舱检查,及早发现了货物泄漏,采取了正确的应急措施,及时撤离了人员,避免了人员伤亡。
0 z7 d/ c6 P' O* T4 X6 ?1 k 2.货物因素。从《国际海运危险货物规则》及专业机构的试验发现,TBPB具有热不稳定性,在常温下即可自分解反应,自分解反应时释放大量热量并产生气体或蒸汽,货物温度越高自反应加速越快。本起事故中,使用不插电冷藏箱装载TBPB,不插电冷藏箱保温性和气密性良好,散热差,近于绝热、密闭环境,隔绝了热量的散失。TBPB自分解反应产生的热量在冷应,演变成热失控,最终发生火灾爆炸。藏箱内不断积累,箱内温度不断升高1加速了TBPB的自分解反/ Y9 y" ]% K( f) U9 }$ |' }/ a/ ~% m
3.环境因素。7月份以来,上海正值炎热夏季,并出现了高温天气。7月25日,涉事TBPB货物装箱期间,装箱温度与环境温度一致(35℃左右)。7月25日至8月9日期间,上海、宁波持续高温,日间气温最高达40℃左右,露天堆放的集装箱箱体外部温度更高。高温天气客观上造成TBPB装箱时箱内温度高,影响了货物稳定性,增加了运输风险。
/ o _" P( k# f9 K( j 4.管理因素。一是承运人在审核货物运输方案时未尽到足够谨慎的义务。承运人未能针对夏季高温、货物自分解放热、不插电冷藏箱保温隔热等实际情况,对货物稳定性、热失控风险进行充分安全评估,同意使用不插电冷藏箱运输该票危险货物的方案存在疏忽,运输期间也未关注箱内温度变化情况。二是托运人夏季高温季节选择不插电冷藏箱运输TBPB的运输方案不当。涉事TBPB托运人未能针对高温天气、不插电冷藏箱的保温气密特点对TBPB热失控风险进行综合评估,不当选择不插电冷藏箱的运输方式,也未向承运人提出更有效的警示。
& C5 s" P: _& [0 A% ? 5.其他方面。一是货物运输过程中其他环节未发现异常情况。涉事货物使用的包装罐经海关性能检验和使用鉴定合格,性能和质量符合要求。自生产厂家至装箱堆场陆路运输未见异常。装箱时,经装箱员和监装人员检查,未发现包装罐变形或破损泄漏,装箱后至装船过程的陆路运输及装卸作业未见异常。涉事冷藏箱起租检验报告显示集装箱箱体质量无异常。二是“M”轮从上海离泊至宁波靠泊期间未受大风浪等恶劣天气影响。三是同一厂家生产使用同批次包装罐装载的同批次货物,同一时间出厂后运抵同一堆场,同一时段装于普通集装箱的一票TBPB,8月3日在上海装船后于8月13日安全抵达马来西亚巴西古当港卸货,运输过程中未出现异常情况。 C0 Q( ~/ B% x) h, D3 ^
综上所述,调查组认定,本起火灾爆炸事故中涉事托运人、承运人在高温天气条件下选择使用不插电冷藏箱运输TBPB,受不插电冷藏箱保温、气密性影响,TBPB自分解反应产生的热量在箱内聚集,导致箱内货物温度加剧升高,造成货物加速自分解反应,直至发生热失控,是导致本次火灾爆炸的关键因素。+ |2 ]' Z0 n2 K; b2 f
. c8 g% Y5 ?& v! C! g
2 E" F6 I) j ~% ~7 U! `
; l9 O9 z7 v. c# X7 ?4 D) M+ o" n: C4 F% Y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