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热搜: HAZOP QRA SIL
查看: 454|回复: 0

[观点笔记] 地下水的基本类型和深度标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2-24 11:00: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Molly 于 2024-12-24 11:02 编辑 ( e9 ]: \" Y9 i$ Q0 ]! ]$ k/ K. P, Z

3 s/ a0 I5 }6 k' @4 W4 q
地下水的基本类型和深度标准
5 @2 y1 ^: e  c: b, ?
       地下水是指埋藏在地表以下岩石和松散堆积物中的水体,井和泉是它的人工和天然露头。地下水主要是地面水下渗聚集而形成的。
/ I) w+ U- D6 K& k       地下水分布广泛,它不仅发育在潮湿气候地区,同时在干旱地区、沙漠、极地、高山均有分布。全球的地下水总量约2.37*106km,占水圈总量的1.71%,是重要的水资源。有些地区的地下水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是医疗和饮用的佳品,地下热水是重要的能源。
2 E1 X# Z; d5 n/ X6 Q* ^! p! P( k       地下水的存在形式有:吸着水,薄膜水,毛细水,重力水。前两者吸附在颗粒表面,一般不运动;毛细水充填于毛细管中,受表面张力作用逆重力方向运动;重力水在重力的影响下做垂直向下或水平运动。
0 e" y' v% L# M; J; r7 @' a. G
! g1 o* h) \& Y% b. f0 g
. k, c: a8 u3 x+ D& Y
       岩石中的空隙是地下水储存和运移的场所和通道。岩石中的空隙体积与岩石总体积之比称之为空隙率,空隙率越大,能储存地下水的空间就越多。
       岩石的储运水能力除与空隙率的大小有关外,还与空隙的大小和连通性有关。空隙越大,空隙间连通性越好,越利于地下水的储运。
       岩石能透过地下水的性能称为透水性。各种岩石的空隙率、空隙大小和空隙间的连通性各不相同,所以各种岩石透过地下水的能力也不一样。
       地下水易通过的岩层称为透水层;能透过或保存地下水,并在重力作用下能释放出相当水量的岩石称为含水层;地下水不易透过的岩层称为不透水层或隔水层。粘土层的空隙率较大(ψ=40%~50%),但是由于空隙太小,连通性差,故地下水很难通过,是不透水层。
       地下水按运动特征和埋藏条件可分为包气带水、潜水、承压(层间)水三种基本类型:
* A6 L% O5 ~5 G  ~" S

+ N0 P, x) P( _- `' T
( O( A( o8 M) R3 A- f/ ^' J4 K8 k0 ~

8 |, M. E( o% W) `2 Z

2 i  r+ B/ ^/ e; Z
       1.包气带水是指埋藏在包气带中的地下水。包气带是指岩石空隙未被地下水充满的地带。包气带水常以吸着水、薄膜水、毛细水的形式存在,重力水较少。降雨时,地表水下渗较多,包气带水可出现较多的重力水。包气带水主要作垂直方向的运动。
       2.潜水是指埋藏在地表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以上,具有自由表面的重力水,其自由表面称潜水面。潜水是由大气降水和地表流水下渗,在隔水层之上的岩石空隙中逐渐聚积形成,由于岩石空隙被水充满,故潜水又称为饱水带水。潜水面是饱水带与包气带的分界面。其潜水面的高度,常随地形起伏而起伏,随季节变化而变化。雨季时,下渗水较多,潜水面升高;旱季时,潜水面则降低。潜水面在旱季与雨季的变化区间称为地下水的季节变动带。潜水在重力作用下从高处往低处流,在潜水面附近表现出近水平流动的特点。通常井水面与泉水面是潜水面的露头。
       3.承压水是指埋藏在两个稳定隔水之间的透水层内的重力水,又称层间水。承压水受两隔水层所限。低位水体承受高位水体的静水压力,这种压力称为水头压力。当在适当位置凿穿上隔水层,承压水在水头压力的驱使下,可沿通道上升至静压水面高度。
       地下水在岩石空隙中储存、运动,其运动速度较慢,一般为每日数米,地下水的运动服从达西定律,即:V=kH/L。
       V为地下水从高处沿其路径流向低处的平均速率;H为流动路径上两点水面高差;L为流动路径的长度;k为渗透系数;H/L之比称为水力梯度。
0 M5 h+ S5 J4 n
; o% X% ]% S1 q4 V# ?# h( K( s

7 e. R& m% o1 }# M4 G
       那地下水的深度标准是什么呢?
       地下水的深度标准是指地下水位面距离地面的高度,通常用于研究地下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根据不同的标准和需求,地下水的深度标准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地下水的深度标准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浅层地下水:指地下水位面距离地面表面不超过10米的地下水。这类地下水通常分布在河流、湖泊等沉积物层或者岩溶地区的表层,对农业、城市供水等有重要作用。
       2.中层地下水:指地下水位面距离地面表面在10-50米之间的地下水。这类地下水分布在深层沉积物或岩石层中,通常深度较大,对水文地质研究和地下水资源管理有重要作用。
       3.深层地下水:指地下水位面距离地面表面超过50米的地下水。这类地下水分布在深部岩石层中,深度较大,难以开采和利用,通常只用于研究和探测地下水资源。
: I4 p& ]2 Q8 I" U- @8 B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微信

微信公众号

联系电话:0512-81629902

顶部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3EHS安全山

GMT+8, 2025-5-1 18:17 , Processed in 0.080241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