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全仪表系统中,硬件结构约束的安全完整性等级由两个因素共同决定: 一是硬件故障裕度(HFT),硬件故障裕度N意味着N+1个故障会导致安全功能的丧失;二是安全失效分数(SFF),它的数值体现了对危险故障预发现的能力。 《电气/电子/可编程电子安全相关系统的功能安全》(GB/T 20438-2017)和《过程工业领域安全仪表系统的功能安全要求》(GB/T 21109-2007)分别对硬件结构约束的安全完整性等级、硬件故障裕度和安全失效分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定义。 《电气/电子/可编程电子安全系统的功能安全》(GB/T 20438-2017) GB/T 20438-2017将组件类型分为A类和B类,定义如下: A类组件(需满足下列全部条件) 1) 所有组成部件的失效模式都被很好地定义; 2) 故障状况下子系统的行为能够完全确定; 3) 有充足而可靠的数据,可显示出满足所声明的检测到的和未检测到的危险失效的失效率。 B类组件(需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 至少一个组成部件的失效模式未被很好地定义;或 2) 故障状况下子系统的行为不能完全确定;或 3) 通过现场经验获得的数据不够充分、可靠,不足以显示满足所声明的检测到的和未检测到的危险失效的失效率。 根据上述定义,典型A类组件包括开关、气动增压器、执行器、阀门、继电器,或由电阻、电容放大器等构成的简单电子模块等;典型B类组件则包括压力变送器、逻辑控制器等。 A类安全相关组件硬件故障裕度、安全失效分数和结构约束的最大允许安全完整性等级的关系见下表: 表1-1 A类安全相关组件或子系统的最大允许安全完整性等级情况表 B类安全相关组件硬件故障裕度、安全失效分数和最大允许安全完整性等级的关系见下表: 表1-2 B类安全相关组件或子系统的最大允许安全完整性等级情况表 《过程工业领域安全仪表系统的功能安全要求》(GB/T 21109-2007) GB/T 21109-2007认为传感器、逻辑解算器和最终元件都应具有最低的硬件故障裕度。为减少SIF设计的潜在缺陷,GB/T 21109-2007定义了最低的硬件故障裕度要求。这些潜在缺陷可能是由于SIS系统设计中假设条件变化,或部件与子系统故障率的不确定性所导致的。 逻辑解算器的最低硬件故障裕度与安全完整性等级、安全失效分数之间的关系见下表: 假如主导失效模式达到安全状态或者已检测出危险失效,则传感器、最终元件和非PE逻辑结算的最低故障裕度与安全完整性等级、安全失效分数之间的关系见表2-2,否则最低硬件故障裕度应增加1。 当使用的装置符合所有下列各项时,表2-2中的最低硬件故障裕度可减少1: 1) 根据以往使用的情况,合理选择硬件(早先经验使用); 2) 只允许调整过程参数:如测量范围、上限或下限失效指示; 3) 过程参数的调整有严格的管理要求及描施,如:跳线、密码; 4) 功能有小 表2-2 传感器、最终元件和非PE逻辑解算器的最低硬件故障裕度情况表 注:若根据GB/T 20438.2-2006的表2和表3进行了一次评估,则可使用替代的故障裕度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