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故档案
发生日期: |
2024-10-01 |
发生地点: |
潭水镇某某购物中心内一冷库屋顶 |
涉及物料: |
- |
化学反应: |
- |
事故类型: |
爆炸 |
工艺环节: |
- |
人员伤亡: |
2人受伤 |
财产损失: |
- |
环境污染: |
- |
调查报告: |
有 |
现场图片: |
无 |
现场视频: |
有 |
本帖最后由 Molly 于 2025-3-7 13:43 编辑 一、事故通报
4 o$ z0 j& |( s% {3 n 2024年10月1日上午9时许,黄某某、林某某、罗某某与张某某4人携带新的压缩机(品牌:Danfoss,中文名:丹佛斯,型号:MLZ021T4LP9)来到阳春市某某购物中心。林某某、罗某某与张某某三人爬上购物中心屋顶,安装压缩机,黄某某在地面进行施工项目的收尾工作。
; {1 ]. w0 `8 K- ^' Y# s: k 10时30分许,林某某指示黄某某到附近商铺租用一瓶氧气,用于吹洗压缩机和制冷机铜管。10时45分左右,黄某某在附近汽车轮胎店(冼记轮胎店),以50元价格租得一瓶40L氧气并带回阳春市某某购物中心。4人合力将40L氧气瓶搬上屋顶,后张某某回到地面休息,黄某某在地面处理杂务。屋顶上,林某某与罗某某将40L氧气瓶瓶口用软管分别接入到制冷机铜管与压缩机接口处,利用氧气进行吹污。10-15分钟后,林某某在未确认吹污是否完成,也未对铜管与压缩机进行抽真空的情况下,电话通知黄某某前去冷藏室电源开关处,给压缩机接通电源,测试压缩机。
/ G# c8 e& ]+ T, s) q7 f2 `' [: n0 d 11时54分许,林某某电话通知黄某某关闭电源。林某某未对压缩机是否断电进行确认,此时,压缩机仍处于低速运行状态。随后,林某某与罗某某开始焊接压缩机与制冷机的铜管。12时02分,罗某某手持焊枪(焊枪尾部接口上直插有一瓶257CC丁烷气罐,并连接有一个2L氧气瓶),焊接压缩机与制冷机铜管的第二焊接点时,压缩机发生容器爆炸,罗某某从屋顶压缩机位置空洞跌落地面,林某某被爆炸冲击波冲到屋顶边缘。 二、救援情况
& e" p, f& \# V) c+ J2 g 事故发生后,在场人员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与119火警电话。12时7分,119消防人员与救护人员相继赶到现场,将林某某救下地面,并及时将林某某、罗某某送往医院进行急救,其中,林某某被送往阳春市人民医院,罗某某被送往阳江市人民医院。+ X1 m0 p8 p- t( j: E5 I$ Z4 D
5 F; S. U5 d8 G6 E
三、事故原因% u& v1 Y* q1 E' ~' [# _8 s
(一)直接原因分析( ]8 V6 q, ^- Q3 z3 [
1.张某某、罗某某、林某某、黄某某临时施工队伍在某某购物中心冷藏室压缩机更换作业的过程中违反《家用和类似用途空调器安装规范》附录A第A.3.2.3.4条和《焊接与切割安全》第10.1.4条规定,未按规范步骤进行安装作业,并使用压缩氧气对压缩机系统进行吹污。同时临时施工队伍违反《家用和类似用途空调器安装规范》第6.4条第一款规定,未对压缩机及制冷机铜管进行排空操作,致使压缩机在维修过程中启动(压缩机未完成管路清洁、抽真空并充制冷剂)引起压缩机内部压力过高而爆炸(压缩机运行时,如内部存在不易压缩的气体或液体,会导致压缩机压力不断增大,从而导致压力过大而发生爆炸)。, y# s4 [' g# g8 r* H0 m" l
2.施工队作业人员违反《焊接与切割安全》第10.5条第一款、第10.5.4条第一款规定,使用手持丁烷气罐(257CC丁烷气罐)直插在金属热熔焊枪,连接氧气瓶混合氧气进行铜管热熔焊接。在压缩机爆炸时,丁烷气罐受压缩机爆炸冲击波冲击后脱落而泄漏丁烷,泄漏的丁烷与氧气混合后形成爆炸性气团闪燃将距离最近的罗某某烧伤。
! Y7 l& R! w! k) h3 \7 F- y+ _/ d
8 T r. f2 y* s7 Z/ g2 b; l 3.施工队作业人员罗某某、林某某违反《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安装、使用、维修 安全要求》第6.5条规定,高处作业安装人员未系牢安全带,导致压缩机发生爆炸事故时,因屋面损毁而人员跌落,致使事故灾害扩大。9 T+ u+ ^: j7 x+ N
9 t$ X( U- z9 h J9 X9 v0 V$ ^(二)间接原因分析
- O. I' H; x% C) t3 o 1.黄某某、林某某、罗某某、张某某临时施工队伍作业人员未接受过系统的家用和类似用途空调器安装培训及相应的安全教育培训,不具备高处作业和金属热熔焊接切割作业的安全防护能力,也未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和作业流程,从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
% r& f7 {3 z6 S: D! O 2.黄某某作为临时施工队伍的组织者(主要负责人),未制定拆装空调、冷藏室制冷机和冰柜相关操作规程,也未对林某某、罗某某、张某某3人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未能履行主要负责人职责。
8 n+ f3 r+ Z" Z; @" k 3.黎某某作为阳春市某某购物中心经营者,未履行主要负责人职责,未建立本单位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未定期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状况,未及时消除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同时作为拆装空调、冷藏室制冷机和冰柜施工项目的定作人,未核查黄某某及其临时施工队伍的相关从业资质,也未向相关人员告知作业场所的危险因素。6 P2 m+ j. a5 m4 P3 s
' s: }- o) a0 s* @8 a; w! ?
8 E& X/ i! p2 I
6 R( I4 ?4 u' S3 p8 N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